中岳廟,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,為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遺產點之一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。
中岳廟,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,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。中岳廟背倚黃蓋峰,面對玉案山,西有望朝嶺,東有牧子崗,群山環抱,布局謹嚴,規模宏偉,紅墻黃瓦,金碧輝煌??偯娣e13萬平方米,為中州祠宇之冠,也是五岳中現存規模最大,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,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、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。中岳廟前身是太室祠,最遲在西漢漢武帝時已經存在,原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場所,隨著祭祀山岳制度的消失,中岳廟后來成為道教的活動場所,但仍保留著禮制建筑的特點。中岳廟是中國道教在中原地區活動最早基地。南北朝時期,道教在中國形成,太室祠易名為嵩岳廟,成為中原地區道教活動中心。
中岳廟既是祭祀岳神的場所,又是重要的道教宮觀。道教雖然興起于東漢時代,其來源卻是我國遠古時代的巫術,后來繼承了秦、漢以來的神仙方士之傳統,歷史淵源較長。
此廟坐北朝南,東毗牧子崗,西鄰望朝嶺,前對玉案山,背靠黃蓋峰;自中華門起,經遙參亭、天中閣、配天作鎮坊、崇圣門、化三門、峻極門、崧高峻極坊、中岳大殿、寢殿至御書樓共十一進,長達一點三華里,共有樓、閣、宮、殿、亭、臺、廊等各種建筑四百余問,面積十萬余平方米。
主體建筑中岳大殿,面闊九間,進深五間,挑檐抹角,四龍吞脊,頂覆黃色琉璃瓦,廡殿式建筑,朱墻黃瓦,氣勢雄偉,素有“臺閣連天,甍瓦映日”之稱,是廟內最大的建筑,殿內正中供奉崇圣大帝中天王,兩側配祀以使臣和侍者及鎮殿將軍方弼、方相,陳列有清代乾隆皇帝所賜銅鑄香案、香爐、蠟合和明代鐵鐘、大鼓等珍品,殿前兩側各立有亭,一曰御香亭,一曰御制亭,兩亭均為重檐八角,結構精良,造型優美。
中岳廟現為河南道教協會所在地,由全真道士主持廟務。
2001年06月25日,中岳廟作為清代古建筑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